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人生變化,旁觀者清


Everything changes once we identify with being the witness to the story, instead of the actor in it.

                  要體認出人生種種事物的變化, 以一位旁觀者的角色, 而非以當事人的角色.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歲月最後留給人的,或許是一種見山還是山的心境






最近幾天開始把家裡,還有記憶、臉書大掃除
翻出了老東西,會回想到過去,
這幾年送給朋友和捐到慈善機構的衣服高達上千件,
家裡漸空了.剩下一堆堆書籍.


翻出相簿、手機或臉書的訊息箱,
會發現人與好多人之間的關係,不論深淺,好比是搭車或走路遇到的過客,

我好思念我以前擁有的小狗(明明是女生,我將她取名為很man的名字"OA"),
我好想念那些離世或健康漸失的朋友和家人,
愛過的人,經過練習,我開始有了能量將怨恨轉成了祝福.
社交軟體,我刪別人或別人刪我,也許可以是沒有任何原因.
我不排斥臉書不認識的人加我,但是加了彼此沒互動,或加了無原因的刪除或惡言,我開始害怕交新朋友了,
我很想養隻小狗,但我害怕它離我而去我該如何,
我很想愛個人,男的女的都好,但是我不想面對失去,所以我逃避開始.

上了年齡還沒結婚,周圍的家人和朋友都逐漸變少了,
朋友間彼此的共同活動,我們已不再共同擁有以往的熱情,
步入婚姻的朋友,開始了另一種生活模式,
許多結婚的女朋友說,如果可以重來,不想選擇失去自由,
許多單身的女朋友說,就是找不到對象,或是這一輩子乾脆不找了

漸漸直到最後,隨著人事物的到來和離去,
我最後擁有的是那些「歡樂和失去」的記憶,
和一顆世故且脆弱,卻狀似堅強的心.

歌德(Wolfgang von Goethe)說,人到中年,都會覺得年輕時的美好夢想和嚮往,不過是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在生命中的每個十年,我們都會擁有新的命運、新的希望、和新的渴望。

我的2006,我剃了光頭,面對第一個摯親爺爺離去,
我的2016,這十年,我像搭乘了人生的雲霄飛車,現在的我,也許該是為自己勇敢地找出新的渴望,老的時候,我希望讓自己成為一個愛笑的老太婆.